行业动态

中药口服液PP与HDPE包材相容性加速试验条件来模拟长期稳定性

鑫富达2025-08-07 09:48

以下是针对中药口服液PP(聚丙烯)与HDPE(高密度聚乙烯)包材相容性研究中加速试验设计的系统性方案,结合法规要求、材料特性及中药特殊性,分步骤说明关键设计要点:


口服液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50ml.png

口服液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50ml


一、加速试验的核心设计原则

温湿度条件

基础设置:

根据《药包材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》(YBB 00142002-2015),半透性塑料包材(PP/HDPE)需在40℃±2℃、25%±5% RH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,模拟高温低湿环境以评估水分损失风险。

若口服液含有机溶剂(如乙醇提取物),需额外增加40℃±2℃、75%±5% RH 条件,评估高湿环境下包材溶出物迁移。

科学依据:

PP/HDPE的阻湿性差异(PP: WVTR 0.3~0.8 g·mm/m²·d;HDPE: 0.5 g·mm/m²·d)直接影响失水率,低湿条件可放大材料渗透缺陷。

时间点与周期

标准周期:6个月取样点为0、1、2、3、6个月末。

中药特殊性:因成分复杂,建议增加第4个月取样点,监测中间态变化(如黄酮类氧化、生物碱吸附)。

样品处理方式

接触模拟:

容器需倒置、侧放,确保药液充分接触瓶盖(常见溶出物/吸附风险区)。

多剂量包装需模拟多次开启(如每天开盖1次),评估密封性衰减。

对照设置:

同步进行未包装药品(空白对照)和惰性玻璃容器包装(阴性对照),区分包材影响与药物自身降解。


 口服液体药用聚丙烯瓶20ml.jpg

 口服液体药用聚丙烯瓶20ml


二、针对中药特殊性的试验要点

1、多组分吸附风险

重点关注成分:

极性成分(如生物碱、皂苷)易被PP吸附,脂溶性成分(如挥发油)易被HDPE吸附。

检测方法:HPLC-MS定量分析目标成分(如黄芩苷、人参皂苷)含量变化,吸附率阈值≤5%。

2、溶出物与化学反应

高风险溶出物:

 

材质潜在溶出物检测方法
PP抗氧化剂(BHT)、低聚烯烃GC-MS
HDPE催化剂残留、苯系溶剂LC-MS/ICP-MS


 

化学反应监测:

pH值变化(ΔpH≤0.5):酸性成分(如有机酸)可能催化PP降解。

颜色/沉淀观察:鞣质与金属离子(来自催化剂)络合沉淀。

光敏性成分保护

若含光不稳定成分(如灯盏花素),需在加速试验中增加光照子实验(4500±500lx,第5/10天取样),评估PP遮光剂(TiO₂)有效性。

口服液体药用聚丙烯压旋盖.jpg

 口服液体药用聚丙烯压旋盖

 

三、关键检测项目与方法

化学相容性

可提取物/浸出物:

提取溶剂:模拟药液性质(如pH 4.5缓冲液对应酸性口服液)。

检测技术:GC-MS分析挥发性有机物;LC-HRMS分析非挥发性迁移物;ICP-MS测重金属(Pb、Cd≤1ppm)。

吸附性验证:对比加速前后药液有效成分含量,计算吸附动力学参数。

功能性验证

失水率:称重法测定水分损失,阈值≤0.2%(糖苷类水解敏感)。

密封性:氦质谱检漏法(≤1×10⁻⁶ mbar·L/s),模拟运输振动后测试。

物理稳定性:包材变形、脆裂(PP低温脆性)、瓶盖扭矩衰减(≥初始值90%)

 

 

加速试验设计流程

步骤1:明确包材组成(PP/HDPE牌号、添加剂)、药液特性(pH、溶剂、光敏性)。

步骤2:设计双湿度加速条件(40℃/25% RH + 40℃/75% RH),设置5个取样点。

步骤3:模拟实际使用(倒置/多次开启),同步阴性/空白对照。

步骤4:检测化学迁移(GC-MS/LC-MS)、成分吸附(HPLC)、功能性(失水率/密封性)。

步骤5:若失败,优化包材或处方后重新试验,直至长期稳定性(25℃/60% RH)数据支持相容性


扫一扫更多精彩

咨询热线 400-888-1942 0311-69024816 · 18633066093
石家庄建设南大街与南二环交口师大科技B座1021室

Copyright@石家庄鑫富达医药包装
ICP备案号:冀CP备15000497号-2

电话咨询

产品中心

关于我们

首页